二维码

民族品牌网

扫一扫关注

民族品牌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品牌动态 » 正文

日本和韩国有非常成功的出海品牌。中国能学到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7 14:08:36    来源:民族品牌网     浏览次数:417    评论:0
导读

  同属于东亚的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GDP)均位列世界前十,举世瞩目。与中国相比,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日韩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两个国家的榜样效应在国人眼中越来越弱。  与之相对应的是,日韩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感正在快速下降。看

  同属于东亚的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GDP)均位列世界前十,举世瞩目。与中国相比,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日韩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两个国家的榜样效应在国人眼中越来越弱。

  与之相对应的是,日韩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感正在快速下降。看新闻的话,7-11、优衣库、三星、现代等日韩知名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在下降。有人分析这是受中国与日韩关系的影响,但显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在各个细分行业涌现出了大量有竞争力的品牌;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更好理解,逐渐取代了日韩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但是‘三星败给中国’这样的新闻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欧美市场,日韩品牌的影响力还是比中国品牌强。事实上,虽然中国每年向欧美市场出口大量产品,但在欧美消费者心目中有名字的中国品牌却很少。在各机构评选的世界500强品牌中,虽然中国品牌数量明显高于日韩,但有相当比例的中国品牌并没有真正国际化。


  两者都属于东亚文化体系,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日韩在品牌国际化方面做得比较好。除了比中国经济起步早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得到了更多各方面的帮助;事实上,日本和韩国的经济起步确实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另外,相对于中国市场,日韩的国内市场更小,日系品牌会更有动力寻求国际化。


  尽管如此,日韩品牌在欧美市场也并非一帆风顺。管理学圣人稻盛和夫曾在书中描述,他去美国开拓市场,花了不少钱。虽然他公司的产品质量很好,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另外,即使作为盟友,美国在商业上对日本也毫不留情,日本威胁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美国非常流行。至于日本被迫签署的‘广场协议’,成为日本后来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很多日系品牌征服了欧美消费者,他们的法宝之一就是坚持品质取胜。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甚至把质量上升到国家荣辱的高度,不断提炼和改进产品,最终获得欧美消费者的认可。第二个法宝是在解决核心痛点上做到世界第一。很多文章都分析过日系车是如何征服美国市场的,其中提到了在油价变高的80年代,日系车品牌抓住了燃油经济性的核心痛点,获得了美国消费者的认可。第三,本地化运营,ESG和社区维护;日本企业在欧美设厂,带来当地就业,同时为维护环境和社会责任做出贡献,与当地居民建立关系。这些措施帮助日本品牌在欧美站稳了脚跟。在韩国,因为国内市场更小,韩国品牌更有动力出海。在经济发展初期,韩国政府尽力支持包括三星、现代在内的企业走出去。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鼓励企业做大,用于大规模打造国际竞争力。后来韩国的企业财阀成为政局的决定力量,和韩国政府当初的政策有关。


  但是,韩国的企业财阀不思进取。以三星为例。这家公司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除了手机销量全球第一之外的世界半导体巨头。并不是只有企业在积极走出去。韩国文化正在积极地全球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南Style,寄生虫,鱿鱼游戏等流行文化。大大提升世界对韩国的认知度,也有助于韩国品牌的国际扩张。


  如果我们比较日本和韩国,中国在产品质量方面正在迅速提高。而中国市场很大,企业普遍比日韩企业更缺乏国际化的动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本土化经营中目光短浅,不愿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品牌也是文化传播,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与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息息相关。目前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明显不匹配。


  日韩,至少在品牌出海层面,还是中国的老师。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zpp.com.cn/news/show-883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mail@mzpp.com.cn。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