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民族品牌网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

民族品牌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品牌专访 » 正文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险些投靠雷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2 10:40:37    来源:民族品牌网     作者:未知    浏览次数:128    评论:0
导读

众所周知,张小龙是微信之父。而早年使张小龙出名的软件是Foxmail。Foxmail是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它吸引了200万用户。它也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科技网站,ZDNET,被评为五星级软件。在与记者的一次谈话中,张小龙告诉记者,他想卖掉Foxmail,一个人去美国。当张小龙对Foxmail的决心不确定时,他和雷军之间发生了一 个故事,下面就跟着民族品牌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微信之父张小龙与雷军之间的故事。

众所周知,张小龙是微信之父。而早年使张小龙出名的软件是Foxmail。Foxmail是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它吸引了200万用户。它也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科技网站,ZDNET,被评为五星级软件。在与记者的一次谈话中,张小龙告诉记者,他想卖掉Foxmail,一个人去美国。当张小龙对Foxmail的决心不确定时,他和雷军之间发生了一 个故事,下面就跟着民族品牌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微信之父张小龙与雷军之间的故事。

2000年,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馆内,张小龙给媒体记者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没有想象中的自信与骄傲,总有一股淡淡如水般的平静。然而,在这次谈话中,张小龙告诉记者,他想把Foxmail卖给朋友,然后自己独自去美国。彼时张小龙,有些灰心。而2000年,也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的头一年。在Foxmail 2.0版本后,张小龙已很少更新,每晚看着用户发送来的鼓励邮件,手不离键。

张小龙的个性也适合在腾讯“特区”里闯,而这股劲儿在马化腾看来也符合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性格和作风。与张小龙有过多次接触的人说,他是一个有“范儿”的人。这种“范儿”,并不是指把脾气写在脸上,而是骨子里遵从于内心的坚持,以及脱俗淡然的心态。

温烈、低调,是张小龙的性格标签。5G咨询合伙人洪波说,张小龙是“低调到无以复加”的家伙。而“无以复加”,已经是一个到古怪的程度。此外,躲在温和背后的张小龙,也有着刚烈的执着。

险些投靠雷军

事实上,早在1998年,金山软件总经理雷军便已看上了Foxmail,他当时也有了收购的念想。

1998年9月的一天,找出Foxmail登录秘密BUG的雷军,照着Foxmail软件留下的邮件地址,给张小龙发了一封信。张小龙也很快回复,并在邮件中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雷军首先在电话中把自己发现的BUG告诉了张小龙。张小龙在电话那头回应:“一大堆人反映秘密有问题,我也没搞清楚问题在哪里,谢谢你。”科技博客作者阳淼,在十多年后发现微信的一些问题并找到张小龙时,阳淼说,张小龙也是带着上述这种平实和谦和的口吻。

在电话中,雷军得知张小龙在广州一家系统集成公司上班。雷军开始单刀直入,能不能(把Foxmail)卖给金山?张小龙回应:15万。这次电话交谈就差不多收尾了。

雷军回忆称,15万是当时电话里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本来打算邀请张小龙去珠海金山商谈具体细节,但由于自己要忙着联想注资金山的事儿,派去和张小龙洽谈的研发人员又觉得,这么个软件,金山用1-2个月也能做出来。于是,这事就没影了。

2005年3月,腾讯收购Foxmail。腾讯为什么要收购Foxmail?当时,Foxmail的团队包括张小龙在内,只有20余人,用户不到500万。

马化腾当时对媒体表示,腾讯看重的是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当时,国内互联网用户刚刚超过1亿,未来三四年内,互联网用户会有成倍增长。马化腾认为,这段时间,是腾讯争取客户的关键时间。而在Foxmail的500万用户中,有300万用户是腾讯此前所没有覆盖到的。

而腾讯收购后,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一直偏居广州,成为腾讯的广州研发部,其主要产品,也一直围绕腾讯的邮箱业务。在收购整整一年后,其产品才和腾讯有所整合,在腾讯的企业版TM客户端上,率先有入口的展现。

此后几年,张小龙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完成从客户端向Web端转变。其中,也试图将邮箱从Web端的工具性向社交性去进行探索。产品包括阅读空间、漂流瓶等。接下来微信如何“变大”?这是业内都很关心的问题。在产品幼小、成长阶段,无疑,张小龙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不二人选,但任何一个产品,在发展到关乎集团核心战略级别时,都会交给更高的决策层。

来源 民族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未知)
免责声明
本文为未知原创作品,作者: 未知。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zpp.com.cn/news/pinpaizhuanfang/3601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2409157061@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