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民族品牌网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

民族品牌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品牌故事 » 正文

黔剧的发源地以及历史发展进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6 16:34:17    来源:民族品牌网     浏览次数:380    评论:0
导读

我国古代戏剧十分繁荣,除了京剧等传统的五大戏剧外,各地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黔剧就是其中的代表。黔剧的发源地是黔西县,前身系曲艺形式的琴书,又称弹词和扬琴调,此前一直被称为“文琴戏”,直到后来才被文艺界认定为地方新剧种。

我国古代戏剧十分繁荣,除了京剧等传统的五大戏剧外,各地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黔剧就是其中的代表。黔剧的发源地是黔西县,前身系曲艺形式的琴书,又称弹词和扬琴调,此前一直被称为“文琴戏”,直到后来才被文艺界认定为地方新剧种。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尽管黔剧已风雨兼程走过50多个春秋,但在其发源地黔西县仍被称之为“文琴戏”。“黔剧原非社戏;文琴本是乡音”,这是挂在黔西武庙正门上的一副对联,它道出了黔西人对“文琴戏”的钟爱程度。

黔西文琴戏的音乐配器主要有扬琴、二胡、高胡、笛子、大胡琴、小提琴、锣、钹、鼓、钗、琵琶、三弦、唢呐等10多种乐器。黔剧语言质朴亲切,音乐唱腔清丽婉转,优美动听,其音乐旋律和谐优美、清新自然,使唱腔和音乐得到有机结合。

黔西文琴戏具有“多腔和一”的声腔特色,其声腔经过了“初步综合”和“动态综合”的发展之后,具有收放自如、纲举目张、不拘一格的艺术特点。

据《黔西县志》记载,该曲艺在清乾隆年间流入黔西县城,主要由江南、四川等地传入,故有“江淮”、“蜀鬼”两派之称,盛极于清光绪时期。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黔西文人雅士组织的“文音斋”扩大后,改名为“文音社”。

该社在弹唱研究中将琴书艺术推进,萌发了分行当以及在唱腔中加入板腔、联曲等戏曲元素。民国年间,琴书在黔西县流传甚广,男女老少多能弹唱,经常以此同乐,称“家庭板凳戏”。街头巷尾,人数不等的弹唱组织甚多,并出现业余俱乐部,开设“文娱茶社”以唱琴书为主,兼玩川戏围鼓。

解放后,黔西县琴书艺术复苏。上世纪50年代初,黔西县建立了黔西县人民业余剧团,玩友们决定尝试将琴书搬上舞台化妆演出。为继承和发扬“文音斋”和“文音社”的优良传统,定名为“文琴戏”,并于1953年春正式公演传统剧《搬窑》及移植剧《百日缘》等,喜获成功。

1956年,黔西文琴戏专业剧团正式成立,同年参加全省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得到省文艺界的高度肯定。1960年2月,全省“文琴戏”汇演时,各地文琴戏剧团统一改名为黔剧团,并一致公认黔西县是黔剧的发源地。

传统文化能够流传到如今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应该尊重它们,并且为其拥有多种不同风格而感到骄傲。

 
关键词: 黔剧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zpp.com.cn/news/pinpaigushi/808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2409157061@qq.com。
0相关评论